close

地球暖化了!」這是個從二十世紀末一直到邁入二十一世紀的聳動話題。

專家們就年均溫不斷昇高,南極圈的融冰越來越嚴重,推究是因為全球在工業時代來臨後,製造過多的二氧化碳等廢氣排放量,進而產生臭氧層破壞,以及在大氣不平衡下所產生的溫昇所造成的。也因此在「京都議定書」的協議中,就大力的要求幾個已開發國家,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減少二氧化碳的產出,也因此在坊間,就常會聽到「減碳」這樣類似的議題在討論與發酵。

我想「二氧化碳」的排放量,的卻可能是因為地球上的「物種」變多所造成的。譬如是越來越多的人口,或著是為了滿足食肉族群所養的牲口,都是二氧化碳產出的來源之一。而人們過度的砍伐雨林地帶,或著是為了放牧牲口,造成大量的草原被啃蝕,少了植物的光合作用,間接的造成地球大氣失衡的可能。

但,有沒有人特別因此對這些數據加以研究呢?答案是有的,前美國副總統也是諾貝爾環保獎得主的高爾,就為此做了一連串的討論與研究,推論出幾個可能因為大氣改變下,所引起的地球環境變化:

像是赤壁沙漠化的成形、印度的高溫不斷持續上昇,或著是許多不曾下雪的地區,接二連三的落下大雪等,都是因為二氧化碳的改變產生了溫昇,南極的冰山雪融,大量的淡水流入海裏,海水的密度改變,阻礙洋流原本的循環,像是來自赤道的黑潮不再北行,或著是從阻礙日本海親潮的南下,都將是各地區氣候驟變的可能原因,也因此在這些有力的證據下,減碳風潮更像是發酵般的,不斷的在世界各地被傳播著。

不過,即便是這樣「健康」的議題,被政府機構、廣大的民眾所認同,但仍有一股不認同的說法,在可接受的傳媒中予以「抗衡」,那就是「冰河時期」的自然循環。

在人類有限的科學認知裏,地球一共經過了兩次的循環,其中比較為人所知的,就是日前在媒體中宣傳的「冰河時期長毛象」。雖說這已是貼近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次,卻也是遠在十萬年前之遙,而更遠的一次,則是在長毛象存活前的一萬兩千年,也因此,目前科學家推定,冰河時期可能是每一萬兩千年一個循環,而每一個循環到來,經有可能維持十萬年之久的可能。

只不過,冰河時期怎麼會跟地球暖化或是減碳效應產生關聯呢?科學家在南極大地的永凍層中,抽取一定的冰層,並且推論每一個時期裏,可能的生物含量,以及冰層中的二氧化碳量,來決定過往時期的氣候因素,進而推論出每當冰河時期來臨前,地球都會產生較往常的高熱,就像是要下雪前,溫度反而會較往常般的溫暖,進而達到降雪的條件。除此之外,在每次冰河時期前的高溫,地球也未有過多的二氧化碳產生,所以是不是二氧化碳造成的雪融影響洋流的走向,就成了這一論派的科學家最大的質疑點。

另外,雖說南極的冰雪在融化,但遠在美國的洛磯山脈,原本不易下雪的地帶,卻產生了大量的冰層累積,所以看起來外界所推論的溫度昇高,不是融冰做主要的因素,反而是地球自己正悄悄改變大氣的循環性。也是這些所謂「持反向」意見的論者,很肯訂自我觀點的因素之一。

撇開科學的角度來說,有的人認為提減碳的念頭,主要是在為「環保」、「太陽能」產業在做抬轎,畢竟在工業時代,高耗能產品多頭那麼多年後,該是產業輪動的時後到了。姑且不論事實與否,許多資本主義國家,所耗去地球的資源實在是多太多了。就像是,翻開美國人的冰箱,一定會找到許多酸敗的食物,或著是車輛、電子性產品的蓬勃發展,造就了石油過度的開採,電力消耗等,都大量的耗去地球的能源,這都是身為地球的一份子,值得去好好反省的。只不過,本質著科學推論,如果地球的溫度改變,或許是冰河時期來臨的前兆,那人們就該自嘲本身的渺小,大自然界的循環,那是我們短期文明所能干預的呢? 如果真的是冰河期即將到來,或許下一個「解凍」時期後的文明,可以在更先進的科學進步下,挖出我們現今存在的歷始,進而對保護地球有著不同的體會。只是,那已不是我們這一代人,所能窺探到的答案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scor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